2016年11月26日 星期六

關於法西斯主義

  1. 法西斯主義的萌生與傳播有其地緣、文化因素而限於一時一地,或者可四處作用?
  2. 二十一世紀的極右團體或個人常採用法西斯主義的元素、修辭和元素,並表諸於反移民和反難民的主張。你認為,台灣應成為廣納移民和難民的國家?
  3. 當法西斯主義透過選舉,獲得多數選民支持,取得執政權,這樣的民主政體仍是值得期待和擁護的?
  4. 法西斯主義最容易與哪些意識形態結盟?最容易形成對立?

2016年11月18日 星期五

關於無政府主義

  1. 為什麼無政府主義者認定國家是邪惡的和壓迫的?
  2. 無政府主義者的人性觀具說服力?
  3. 如果您是無政府主義者,如何說服世人相信廢除國家是正確的、可行的?

2016年11月13日 星期日

《螺絲人生》的意識形態討論

請嘗試分別從自由主義、保守主義和社會主義詮解本片

自由主義:

康德的《道德形而上學原理》中提到,人與任何普遍理性行為的道德價值乃是做為自身目的之存在,而非僅僅是做為達成他人目的之手段。在片中,人們被侷限在各種框架之中,如主角的職分竟然只是他人的踏腳墊,完全不能因自己的意志決定想做甚麼,能做甚麼。既然自由主義者相信個人的努力決定自己的地位與價值,那麼為甚麼我們只能做紅綠燈、自動門,而不是辦公室裡的上班族,付出了多少努力卻仍然只能日復一日做一枚社會機器中的螺絲,而不是自己成為一台新的機器?

人沒辦法做自己的主人,便沒有了自由主義中所謂的積極自由,造就的是一個沒有生氣、創意以及激情的社會,這一點自由主義者並不能允許。


保守主義:

保守主義者相信,整體的秩序與階級不平等都是社會中的必然現象。若說整個社會是一團巨大的有機物,那麼整體的完善便大於各個部分的機械式整合。維持各個機能的穩定促使人們凝聚起來,使我們瞭解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與身分,進而各司其職。這種措施保障了現存制度的穩定性,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,並產生「你我構成了彼此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」的意識,帶來對整體社會的責任感與歸屬感;即便這抹殺了人們的獨立性與個體性,但仍維繫了社會整體的持續存在。


社會主義:

社會主義認為,社會造就了個人的道德價值觀與後天的成就結果,因此彼此應緊密依存。正應彼此享有共同的文化價值,故人與人之間應該藉著互助合作來彌補彼此生活上的不足。與保守主義有機論有所雷同之處在於,社會應該靠著集體分工、各司其職來追求某些共同目標的達成。社會總體的價值大於個人成就的價值,因此我們應拋開個人的利益,去幫助整體社會達到更崇高的目標;但在階級觀念上社會主義並不苟同,每個人都該替社會盡一份力,但不代表有人必然只能做卑微的工作,如同桌椅、衣架、踏鞋墊等等,而是應該想辦法讓所有人擺脫這種有貧賤與社會高低之分的狀況,讓所有人都能得到應有的尊重與保障。

2016年11月12日 星期六

關於民族主義

  1. 民族主義與種族主義有何不同?民族主義與愛國心的關係?
  2. 民族是天然而成,還是人為創造?台灣人是民族?
  3. 全球化如何影響了民族主義的興衰和形態?

2016年11月4日 星期五

影像參考材料

  1. 螺絲人生》(請嘗試分別從自由主義、保守主義和社會主義詮解本片,貼文期限:十一月十三日中午十二時前,標籤處請註明姓名和片名)。
  2. 摩登時代》(1:00-18:0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