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1:如果你在公車上,目睹老婦的票遭吞,你會做何反應?
A1:我會選擇旁觀
Q2:為什麼?
A2:
依照影片進行,在對(1)黑人把老人的票吃掉 選擇做何反應之前我已經在(2)老人對黑人進行言語侮辱 時選擇旁觀。
因為無論我是否為老人澄清我都沒有觸法,所以我會基於個人的道德立場做考量。首先我認為(1)的行為是錯誤的,它侵犯了他人的財產。但我認為(2)也是錯誤的,因為無故對他人施加言語羞辱(暴力)是對他人的一種傷害。但依我的知識/常識範圍我無法衡量何者較嚴重,且兩者皆觸法(搶奪行為/公然侮辱),所以依個人感覺將兩種行為視為等值。
因此我應該在(2)發生時基於個人道德立場出言阻止老人的行為,但是因為某些理由我並沒有這麼做。所以在(1)發生時,如果我挺身而出為(1)說話,我將因為無法說服自己為什麼沒有為(2)說話而造成自我矛盾,於是在沒有觸法法律(行為準則底線)的情況下,我會選擇對兩者皆保持沈默,因為這才是我認為最公平的做法。
另,如在之前我已經出言阻止(2),之後我也會為被誤會的老人做澄清。因為基於個人道德立場/知識範圍我已經判定(1)和(2)皆為錯誤/觸法的行為,應該要被導正以防止有任何人受到不必要的侵害,因此所以我會對它們皆出言澄清/阻止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